| 一、明確診斷,有的放矢
如發燒先要查清原因,不要動不動就應用抗菌素。腹痛原因不明者,切忌打止痛針,否則不僅增加病人負擔,更嚴重的是掩蓋癥狀,導致誤診,延誤治療。
二、在明確診斷的同時,要了解其它并存的疾病及過敏史
例如老年哮喘病人要了解有無高血壓史,否則選用腎上腺素治療,可能會發生危險;患有慢性肝病的患者,應避免應用對肝臟有損害的藥物,以防進一步損害肝臟,加重病情;對過敏體質及有過敏史的人,用藥應特別慎重。
三、注意藥物的相互作用
臨床上連用兩種或兩種以上藥物的目的,在于能取得更好的療效。但是如果不考慮藥物間的相互作用,就會使藥物原有的作用降低,甚至產生不良反應。如使用氨基甙抗生素時,如同時使用速尿或利尿酸,可加重聽神經的損害。
四、不可任意加大劑量或過早停藥
病人治病心切,認為多吃藥,病好得快,其實不然。如青霉素殺菌濃度以最低抑菌濃度的5—10倍為佳,高于此濃度殺菌能力并不增加,反而會增加毒性反應。哮喘病人服氨茶堿,用量過大會使心跳加快。所以用藥劑量,必須嚴格遵守醫囑。
五、不迷信藥品廣告
有的不法商家,不按已審批的藥品廣告宣傳療效,有的未經審批自編廣告、夸大宣傳、虛假宣傳,極易誤導消費者。購用應慎重,不迷信藥品廣告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