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找年份久安宮牛黃丸的上門買家,先看 “會不會‘細摳’年份特征”。年份久的安宮牛黃丸,藏著很多 “年代密碼”:60 年代的同仁堂安宮牛黃丸,藥盒是暗紅色硬紙殼,上面印著 “公私合營” 字樣;80 年代的蠟殼表面有不規則的細小紋路,是當時手工壓制的痕跡;90 年代的說明書字體偏粗,油墨顏色更濃 —— 這些細節,普通上門買家根本看不懂,而 官方的回收專員,是出了名的 “老安宮鑒定老手”,對不同年份、不同品牌的特征了如指掌。
去年冬天,東城的老鄭想出手一盒 1982 年的北京同仁堂安宮牛黃丸,之前來的買家看了眼藥盒就說 “過期了,最多給 1000 元”,理由是 “年份久了藥效沒了”。后來聯系 官方,回收專員上門后,先拿出專用放大鏡對著藥盒看:“您這藥盒是 80 年代原廠的,你看‘同仁堂’三個字的字體,筆畫粗細不均,是當時的活字印刷特征,現在仿品都是電腦排版,字體特別規整。” 又輕輕捏了捏蠟殼:“82 年的蠟殼硬度適中,捏著有輕微彈性,后仿的蠟殼要么太硬要么太軟。” 打開蠟殼后,還聞了聞藥丸的氣味:“有天然麝香的清香氣,沒有霉味,保存得特別好,年份這么久還能保持這品相,很難得。” 最后給出的價格,比之前的買家高了近五倍。老鄭說:“不是懂年份的,根本看不出這些門道, 的專員連印刷字體都能分清,這才是真懂行。”
|